內容簡介
《水滸后傳》清代長篇小說,是百回本《水滸傳》的眾多續書中藝術價值較高的一部,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,魯迅先生對此有過專門評價。它敘述了《水滸傳》中幸存的三十余位梁山好漢和部分英雄后代的命運。由于奸臣迫害,他們揭竿再起,或重舉義旗,殺官造反;或遠赴海外,創立基業。而當金軍南侵,國家危亡之際,他們又舍身忘死,奮勇抗金,表現了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和民族氣節。但宋廷割地求和,他們報國無門,只得開赴海外暹羅國,傳播中華文明。本書人物性格鮮明,語言生動傳神,想象豐富,情節曲折,形象逼真,引人入勝。
《水滸后傳》同原書一樣,故事也是從梁山泊開始。棄官家居的阮小七到梁山泊祭奠宋江等亡靈,被原蔡京爪牙張干辦捉拿。阮殺死張干辦,攜母出逃,路遇開酒店的孫新、顧大嫂……小說情節由此展開,逐一一帶出散居各地的原梁山好漢,因不堪奸臣惡霸的欺壓,紛紛再次造反,嘯聚登云山、飲馬川等地。隱居太湖捕魚為生的李俊,則和花逢春、樂和等與湖霸、貪官斗爭,因大湖地盤不足發展,終效古虬髯客故事,出海謀取王業。不久金兵南侵,陷汴京,擄徽、欽二帝。李應、呼延灼等眾英雄遂以報國勤王為己任,加入以李綱、宗澤為首的抗金陣營,抗擊金兵,并處死禍國奸臣蔡京、高俅等四兇。后迫于形勢,沖破金兵重圍,棄寨出海,與李俊會合,立李俊為暹羅國主。
《水滸后傳》雖謂《水滸傳》續書,實際與當代歷史的關系極為密切。此書最初付梓于康熙三年(1664),其寫作年代當在順治、康熙之交。當時清王朝對全國的統治已基本確立,但南明桂王、韓王的政權尚系于奄奄一息中,各地民間的反抗浪潮猶此起彼伏,海外鄭成功占據臺灣,也是反清的重要基地。與此對應,《水滸后傳》的背景,是金兵南侵、宋室危殆;李俊等人斗爭的對象,起初是地方上的貪官污吏,但自十四回以后,即轉為高俅、童貫、蔡京父子、楊戩等賣國權奸和金兵;李俊等雖在海外立國,卻接受了南宋王朝的敕封,表現出濃重的皇權意識。
《水滸后傳》的故事同傳統戲曲、曲藝的取材也有比較密切的聯系,京戲《打漁殺家》(慶頂珠)就是來源于水滸后傳故事,劇中的蕭恩(阮小七)和女兒反抗漁霸和官府,重新反抗的故事,頗為精彩.《水滸后傳》的人物花逢春(花榮之子)的故事,在戲曲《艷陽樓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。此書還被改編
書籍目錄
- 第01回 阮統制感舊梁山泊 張別駕激變石碣村
- 第02回 毛孔目橫吞海貨 顧大嫂直斬豪家
- 第03回 病尉遲閑住受馀殃 欒廷玉失機同入伙
- 第04回 鬼臉兒寄書罹重禍 趙玉娥錯配遇多情
- 第05回 老管營少妾殺命 補天雕舊仆株連
- 第06回 飲馬川群英興舊業 虎峪寨斗法辱黃冠
- 第07回 李良嗣條陳因賜姓 鐵叫子避難暫更名
- 第08回 燕子磯玉貌惹奇殃 寶帶橋金蘭逢故友
- 第09回 混江龍賞雪受祥符 巴山蛇截湖征重稅
- 第10回 墨吏貪贓賠錢縱獄 豪紳聚斂加利償民
- 第11回 駕長風群雄開霸業 射鯨魚一箭顯家傳
- 第12回 金鰲島興兵圖遠略 暹羅城危困乞和親
- 第13回 翻海舶天涯遇知己 換良方相府藥佳人
- 第14回 安太醫遭讒先避跡 聞參謀高隱款名賢
- 第15回 大征戰耶律淳奔潰 小割裂左企弓獻詩
- 第16回 潯陽江悶和酒樓詩 柳塘灣快除雪舟恨
- 第17回 穆春血濺雙峰廟 扈成計敗三路兵
- 第18回 鎮三山遭冤入登云 焦面鬼謀妻落枯井
- 第19回 啟兵端輕納平州城 逞神力奪轉唐猊甲
- 第20回 呼延灼父子透重圍 美髯公良朋解險厄
- 第21回 撲天雕火燒萬慶寺 小旋風冤困滄州牢
- 第22回 破滄州豪杰重逢 困汴京奷雄遠竄
- 第23回 跨青騾英雄尋退步 演六甲兒戲陷神京
- 第24回 換青衣二帝慘蒙塵 獻黃柑孤臣完大義
- 第25回 野狐鋪正言折王進 大名府巧計救關勝
- 第26回 小相逢古殿話新悉 大征戰松坡獲全勝
- 第27回 渡黃河叛臣因授首 進鴆酒狹路巧相逢
- 第28回 橫沖營良馬識故主 靖忠廟養卒奉英靈
- 第29回 還道村法斬郭道士 紫髯伯術護美髯公
- 第30回 陰陽設計鐵扇離殃 南北兩寨金鰲聚義
- 第31回 馬國主游春逢羽客 共丞相訪道遇番僧
- 第32回 慶生辰龍舟觀競渡 篡寶位綺席進霞丹
- 第33回 薩頭陀役鬼燒海船 混江龍誓志守孤城
- 第34回 大復仇二兇同授首 權統攝杰士盡歸心
- 第35回 日本國借兵生釁 青霓島煽亂興師
- 第36回 振國威勝算平三島 建奇功異物貢遐方
- 第37回 徐神翁詩驗金鰲島 宋高宗駕困牡蠣灘
- 第38回 武行者敘舊六和塔 宿太慰敕封暹羅
- 第39回 丹霞宮三真修靜業 金鑾殿四美結良緣
- 第40回 大聚會弟兄同宴樂 好結果君臣共賦詩